close

書的歷史

○屈義華荀昌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甲骨的書
   

   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,就出現了有關占卜吉凶的書。當時紙尚未發明,人們就地取材,以龜甲和獸骨為記錄材料,把占卜的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,這就是最早的圖書---甲骨的書。

    甲骨文的內容,即卜辭涉及很廣,有天象,如日蝕、月蝕、晴、雨、風、雪等;有定期的預測,如卜旬、卜夕等;有預測即將發生的事件,如旅行外出、漁獵和戰爭,有生、死、病、夢等人事的休咎及對祖先、神靈的祭祀。前中央研究所在發掘中曾獲一大龜甲,上邊刻有:“丁酉雨,至於甲寅,旬又八日,九月。”這說明九月自丁酉至甲寅,連續下雨18天。又武丁時期的一條卜辭上記載:
   

    “翌戊午,焚擒?

    戊午卜,貞:我狩,擒?之日狩,允擒虎一、鹿四十、狐百六十四、麑五十九。” 
這條卜辭的意思是:第二天戊午,能否焚樹林擒獲野獸。戊午這一天占卜,史官問道:“商王在這地方去打獵,能否擒獲野獸?於是這一天就去打獵,結果擒獲1頭虎、40頭鹿、164頭狐、59頭小鹿。”這是一篇有關田獵活動的文獻。

青銅器上的飾紋

    青銅器上常有平雕的各種不同的花紋、浮雕、半浮雕的各種裝飾,它具備特有的歷史面貌和時代風格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工藝美術特徵。

    青銅器的藝術裝飾大多采用動物的形象,自然界中的動物,其中有許多與人類的生產、生活關係極為密切。如:魚、蛙、龜、蠶、羊、牛、象、鳥等。

    在各種動物紋樣中,最具特色的是獸面紋,流行於商代及西周早期。這種動物飾紋的重要特點是:眼睛巨大,凝視,大嘴咧開,口中有獠牙或鋸齒形牙,額上有一對立耳或大犄角,並有一對鋒利爪子。這種形像以表現動物的頭部特徵為主。這類飾紋舊稱饕餮紋。據古代神話傳說,饕餮是神人縉雲氏的一個“不才子”。它非常貪吃人類,吃到把人塞在口中,但無法嚥下去,終於害了自己,變成了有頭無軀的怪物。古代儒生說,周朝鼎中有這種飾紋,其目的是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的道理。宋代學者把這種表現動物頭部的紋物稱之為饕餮紋,一直沿用至今。

石頭的書

    在古代,石頭也用來作書寫材料,甚至將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於石上。

    由於刻石的興起,出現了拓印枝術。石面上所刻的字,都是正面凹入,可先將一張薄紙用礬及白芨水浸泡,貼在刻石的表面;以軟刷將紙刷勻,再輕輕捶打,將紙嵌入銘文的筆劃之內,待紙乾後,以細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,蘸以墨汁,將它在紙上均勻捶拓,將紙剝下來,便得到相同的複本。這一操作過程叫“拓”,用墨汁者稱墨拓,用紅顏料者謂朱拓,單張叫拓片,裝連起來叫拓本。

    從《舊唐書·職官志》《新唐書·百官志》的記載中可以得知,唐代宮廷中還有專司拓印的“搨書手”。
拓印技術源遠流長,千餘年來一直是一種文獻複製技術。拓本成為一種圖書類型,後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傳播知識,而是書法藝術藉以流傳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圖書。書法愛好者可從拓本中掌握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技法和藝術。

簡牘的書

    在紙發明以前,簡牘是我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,對後世書籍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直到今日,有關圖書的名詞術語、書寫格式及寫作方法,依然承襲了簡牘時期形成的傳統。

    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。用竹片寫的書稱“簡策”,用木版(也作“板”)寫的叫“版牘”。超過100字的長文,就寫在簡策上,不到100字的短文,便寫在木版上。寫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數是有關官方文書、戶籍、告示、信札、遣冊及圖畫。由於文字內容有異,其稱謂有別,如軍事的文書叫“檄”;用於告示者稱之“榜”;將信寫於木版,然後再加一版叫作“檢”。在檢上寫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、地址叫作“署”---這是信封的起源。然後將兩版合好捆紮,在打結的地方塗上粘土,蓋上陰文印章,在粘土上出現凸起的字,這就是“封”,使用的粘土叫“封泥”。由於寫信的木版,通常只有一尺長,故信函又叫“尺牘”。箋是古代一種短小的簡牘,是供讀書者隨時註釋的,它系在相應的簡以備參考之用。現在人們所說的箋注就是起源於此。從策、簡、籍、簿、箋、札、檢、槧等從竹、木字形上,都反映出簡牘的製成材料。

    用於簡牘的書寫工具有筆、墨、刀、削。簡牘上的文字用筆墨書寫,刀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錯誤的文字,並非用於刻字。先秦簡牘,多用古文、篆文,秦始皇統一中國後,通行隸書,字體變圓為方,於是公文、信函多用隸書。

    簡是古代書籍的基本單位,相當於現在的一頁。

    一枚簡牘稱為簡,常寫一行直書文字。字數較多的,寫在數簡上,編連在一起,稱之“冊”。長篇文字內容成為一個單位的,叫作“篇”。一“篇”可能含有數“冊”。至於簡牘“卷”的稱謂,還存在分歧。勞幹認為,居延廣地南部“候兵物冊”共77簡,以麻繩編之,如竹簾狀,可以舒卷,故“簡編則為冊,卷則為卷”。陳槃指出:孔安國《古文尚書》序中有云:“并序凡五十九篇,為四十六卷。”陳以為此處既曰篇,又曰卷,據此可證明一篇或數篇可為一卷。

縑帛的書

    竹簡雖然廉價,製作方便,但這種笨重的書籍攜帶不便,而且每簡容字有限,編簡成冊的長篇著作一旦散亂,則發生“錯簡”,再說簡牘的編連所用的絲帶、麻繩、皮帶易被磨斷,使閱讀帶來困難。縑帛是絲織物,輕軟平滑,面幅寬闊,易於著墨,幅的長短寬窄可以根據文字的多寡來剪裁,而且可隨意折疊或捲起,收藏容易,攜帶方便,可以彌補簡牘的不足。因此,帛書與簡書並存,共同構成我國古代獨具特色的簡帛文化。

    縑帛圖書的書寫十分考究,《太平清領書》是白絹上寫字,用紅色畫直格,以青絹包頭(古時“包頭”就是現在書畫卷的“護首”),用紅筆寫標題目錄。後來紙本書中的“朱絲欄”“烏絲欄”,就是藉用了在縑帛上織成的紅黑界欄。

    帛書可外加裝封,以作保護。1931年,朝鮮樂浪漢墓中曾發現公元二三世紀時的漆盒二件,此黑漆套為半圓狀,紋以五彩,二側端皆有小孔,應當是裝置捲軸之篋。

    1908年斯坦因第二次來華,在敦煌發現兩封公元1世紀的縑帛信件,保存良好。兩封信發自一人,可能是駐山西北部成樂地方的官員致書敦煌邊關的信,信內抱怨通信困難,信上沒有註明日期。

    1972年,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各種顏色的絲織品,其中有絹、羅、紗、錦、繡、綺等,而最珍貴的是覆蓋在棺上的一件彩色帛畫。該畫用硃砂、石青、石綠等礦物顏料繪成,色彩絢爛,畫面大致分上、中、下三部分,表示天上、人間、地下的景物,其內容及技術,較戰國帛畫更為複雜多姿,但無文字。由於縑帛作書寫材料,價格昂貴,所以縑帛用於書寫並不普遍,除此之外,帛書中還有地圖、祭文等。

古代寫本書

    在紙發明初期,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,而是三者並用,究其原因,或是產量不夠,或是人們思想觀念尚未轉變。《北堂書鈔》記載了東漢人崔瑗用不起縑帛,以紙抄書送給朋友,特附言致歉:“今送《許子》十卷,貧不及素,但以紙耳。 ”這一段話反映了人們當時輕紙重帛的觀念。
    隨著造紙術的不斷改進與提高,造紙規模不斷擴大,特別是由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,紙書的數量與紙張的優越性被人們所充分認識。到兩晉南北朝時,紙張已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,寫本書取代了帛書。

    古代寫本書用紙,多經過了染色處理,這主要是為防止蟲蛀和腐朽。古代染紙用一種名叫黃檗的植物汁浸染紙張,黃檗汁色黃,有防蟲蛀之特效,敦煌石室的唐代經卷,保存了1000多年以後,儘管有破損,但紙張完好,無蟲蛀現象。

    抄寫時,第一張紙起首空二行,先寫書名,另起一行寫正文。每抄完一書,在末尾空一行再寫書名、字數、抄寫人姓名、抄寫時間、抄寫目的、用紙數字,甚至連校書人、審閱人、製卷人姓名也一一附記。內容較多的書,一張紙容納不下,再用第二張紙繼續抄寫,紙的一面寫滿後,反過來在背面書寫,一張一張的紙可按順序連接,既可先寫後接,也可先接後寫,寫完書的長紙,從左向右捲成一紙捲。

    為保護書的內容不受污損,在第一張紙前加粘一張空白紙,考究者可用絹綾等絲織品,稱作褾(也作“裱”)、包頭或玉池。加褾之後,再系上帶,將捲子捆紮起來。為了便於書卷的保存,每5卷或10卷用帙布包裹起來,或裝入書囊。帙也稱書衣,常用布、帛製成。捲軸的存放方法是在書架上平放,把軸的一端向外,取閱時抽出,歸還時插入。為區別書的內容與取閱的方便,在軸的一端系上書籤,標明書名與卷次。

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

    我國古代的圖書,從簡策、捲軸到冊葉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,它起源於雕版印刷術,但活字印本書與寫本書,也大多與此相同。

    冊葉制度是隨著雕版印刷的出現而產生的,其特點是從一長捲到一單葉。雕版印刷是單面印刷,亦稱“槧”。

    刻書用的木板,一般寬約一尺半,高約7至8寸,上邊的空白叫天頭,下邊的空白叫地腳。一塊版所佔的面積叫“版面”或“匡郭”,版面四周的黑線叫“版框”,也叫“邊欄”或“欄線”,簡稱“線”,四周單線印的叫“四周雙邊”,或叫“雙邊欄”,雙線一般是一粗一細(外粗內細),故又稱“文武邊欄”。還有一種僅左右印雙線的叫“左右邊線”或“左右雙夾線”,此外還有一種總稱為“花邊”的,有“?畚字欄”,由?畚字花紋圖案組成;有“竹節欄”,四周是竹節花紋組成的圖案線;有“博古欄”的,四周用多種古樂器的花紋圖案組成。版框上下距離稱為“高”,左右距離稱為“寬”或“廣”,用以表示版框尺寸大小。一塊木版刻一頁書,一頁書又分兩面,中間部分叫“版心”,以版心為中進行折疊,版心上一般刻有書名、卷數,有時也把刻工姓名刻在上面,為了折疊方便,還用了圖案,叫“象鼻”和“魚尾”。魚尾有的只在上面有,有的上下都有,這種版式在我國流行了上千年。

    象鼻處空白或只有一條細線的叫“白口”,線粗或全黑的叫“黑口”。

    在版框兩邊邊欄外的上角,有時有一小方格,稱為“書耳”或“耳子”,或稱“耳格”,簡稱為“耳”。書耳上多記書的篇名(小題),相當於現代鉛印書直排本的“中縫”,橫排本的“書眉”。其在左的稱為“左耳題”,在右的稱為“右耳題”。這是為方便閱讀翻檢而設的,多見於宋元版書中。

    版上的字,是經人手寫而後摹刻的,所以各具風格。宋時刻書的字體,早年多仿歐陽詢體,後逐漸流行顏真卿體和柳公權體。元代趙孟書法盛行,刻書又多仿趙體,這些多屬於楷書範圍。在宋版書中有一種整齊方正的字形,可能是出自當時書工之手,後人稱之為“宋匠體”,到明代更發展成為一種橫輕豎重的字體,稱為“明匠體”,又稱“宋體”,實際是仿宋體的變形。

    冊葉圖書除正文葉子外,每書有書衣,俗稱書皮。

    古代圖書與現代圖書不同處是書衣只起保護圖書的作用,而不寫書名、著者等,因而許多書在書衣左上方另貼上“書籤”,以標識書名及作者,並且這些書籤不是圖書出版單位所貼,而是讀者得書以後自己貼上去的。清代後期,有印刻的書籤問世,甚至仿書籤樣式,直接印在書衣上。

    古代圖書裝訂的一邊,錐眼釘線的地方叫書腦,裝訂的側面叫書脊或書背,打開的一面叫書口。

    書的最上端叫書首,也叫書頭。最下端叫書根,因為古代圖書在書架上的擺放多不豎立而平放於架上,所以往往把書名和卷數寫在書根上。在第一本上,寫上本書共幾冊,稱“凡”幾冊,如一總數共6冊的書,在第一冊上寫“”,在第二、三、四、五冊上分別寫上數字,在第六冊上寫“”。

    (孔麗維摘自《中國書文化》,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)

引自: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banyt/2004-04/06/content_1403012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ndbook6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